
外幣信用卡匯率及海外簽賬手續費| 外遊網上簽賬要注意DCC/CBF及信用卡優惠 海外簽賬信用卡比較完銀聯未必係最抵
里先生今日寫得呢篇文章都想大家學識正確觀念,請改一改叫法方便日後討論問題,如果硬要用簡寫我地不如叫「港元支付外幣簽賬手續費」做「CBF」, 全寫cross-border fee,多數出現於跨國企業網站的網上簽賬。
相信部份人理解的DCC就代表信用卡以港元支付外幣簽賬手續費,今天可以告訴你這個觀念是不準確的,講錯term沒有問題,但有時要做信用卡比較(a)海外簽賬/外幣簽賬手續費或(b)網上購物時以港元支付海外商戶手續費(包括DCC)(c)信用卡優惠及(d)食唔食到迎新時;就會有問題。無錯,DCC呢三隻英文字母太好叫,里先生跟讀者討論book酒店用邊張卡book好,未有時間解釋太多也直接用DCC,反正你明我明其實就無問題。但既然里先生今日寫得呢篇文都想大家學識正確觀念,請改一改叫法方便日後討論問題,如果硬要用簡寫我地不如叫「港元支付外幣簽賬手續費」做CBF, 全寫cross-border fee,多數出現於跨國企業網站的網上交易或網購 (CBF係某D結行月結單上寫Fee-TXN in HKD Incur outside of HK然後收1%)。如果你自問係個網購狂又經常要book酒店,你最好睇晒以下文章清楚知道係發生梗咩事。你用海外簽賬信用卡既主力卡係HSBC, 渣打, AE, Citi, DBS, 東亞, 中銀, 大新嘅Visa, Master, AE, 銀聯都好,以下一一為你分析利弊。
呢篇係一篇解釋DCC, 外幣/海外信用卡手續費/CBP的長文,如果無時間可以睇咗個圖解,唔太明白就跟住以下5點做:
信用卡匯率, 海外簽賬手續費(網上) 以港元支付海外註册商戶CBF, DCC圖解


【懶人points】給無時間睇文章嘅人粗疏的建議:
- 到海外實地簽賬用銀聯/AE,一般銀聯外幣手續費會比較低(或無)但匯率較差同埋積分里數回贈都會比較少,銀聯/AE好多時都唔係最著數嘅選擇,最大好處就係唔會俾人收到你DCC(真DCC,唔係CBF,下文解釋)
- 如外遊時於海外需用到Visa/Master card,付款時必須叫收銀員用外幣收你錢(e.g. DON’T charge me in Hong Kong dollar, I don’t want DCC.)
- 網上簽賬而強行要支付港幣時而且個商戶係跨國企業時就要有戒心到底個商戶是否#海外商戶
- 如果網上交易海外商戶用HK$支付,不想額外仲要俾手續費(CBF),直接睇以下比較表選用0%的信用卡
- 網購簽賬海外商戶用HK$支付,沒有特別折扣千萬不要用DBS,因為你會完全無積分
外幣信用卡/CBF/DCC教學索引(按鍵向下彈)
…
>>於新分頁打開全文 “外幣信用卡匯率及海外簽賬手續費| 外遊網上簽賬要注意DCC/CBF 海外簽賬信用卡比較完銀聯未必係最抵” » Read more